又來到我最喜歡的美食街-大食代,
最近假日不知道要吃什麼好的時候幾乎就是跑去踩新店,
覺得他們家對於攤位的掌控度很高、不是一般百貨公司的美食街可以比擬的,
目前為止隨便吃哪一攤平均水準都不錯,是可以放心用餐CP值又好的氣氛餐廳。
這次的目標是從日本登陸的ローマ軒(ROMA軒),這是第八個吃過的攤位了。
在日本當地不少大城市都有分店,
標榜是銅板(500円)就可以吃到的平價日式義大利麵,
不過開來台灣時不知道為何招牌還是寫日文片假名?
不會50音的一般民眾可能會念不出店名吧XD
日本人在近帶開始頗為西化,隨著西餐的引進也慢慢發展出所謂的和風洋食,
算是用日本的素材和口味來做西餐,
也演進出一些日本才有的獨特菜色,很有名之一就是ナポリタン(拿坡里義大利麵),
主要是培根、洋蔥、辣椒和番茄醬炒成,而不是正統的紅醬,
起源有多種說法,不過大致上在大正~昭和早年間就出現了。
另外還有節目上常介紹的、一切開就柔滑攤開的歐姆蛋,
在歐洲只是單純的蛋包omelette,在日本也改良成不同的型態。
至於連素材都很和風的明太子義大利麵,想必大家也不陌生。
ローマ軒就是主打平價供應這些和風義大利麵為主,
總共有七種口味,搭配兩種套餐。
他們家的一個特色,是義大利麵有分尺寸,
分別是小120元、標準140元、大190元、特大240元,
難得有可以依照自己的食量和餓度來調整份量。
這天因為兩人想要吃多一點口味,
所以選擇了小的三種義大利麵和兩份套餐。
辣味拿坡里坦 小 120元
自己本來就對拿坡里坦義大利麵不太感興趣,
畢竟只是拿番茄醬當醬汁,總覺得有點簡單(毆)
不過既然是經典的基本款,那麼就選了辣味的,
想說應該會比較有深度一點XD
配料直接跟義大利麵炒在一起,從外觀上頗有居家感,
小松菜、甜椒粒、香菇片和豬肉片,
使用的反而不是培根。
整體使用番茄醬拌炒過,沒有台式義大利麵那種湯湯水水的汁液,
醬汁收的很乾。
一入口後嚇了一跳!
原本以為義大利麵的辣度都是來自tabasco醬,結果居然是將朝天椒跟麵一起下去炒,
所以即使點的時候是小辣,實際吃到卻有市面上至少中辣的辣度,
不太像不耐辣的日本店家會做出來的調味。
(在日本就算點了中辣也是台灣的微辣XD)
這種辣味不是我喜歡的辣感,從舌尖就開始一路燒到喉嚨,
不太舒服,而且並不會因此提升香氣,
覺得滿有負擔的,而且意外地這道的鹹度有點高,
同行的朋友回去還因此拉肚子T_T
不喜歡浪費食物的我最後勉強吃了吃,即使是小份的還是剩下1/3左右,
只能讓清潔人員收走。
其實兩人才吃幾口就覺得不太OK了。
他們家的麵條比較不同的是焼きスパ(yakispa),
算是用日式炒麵的方式來炒義大利麵,
所以吃起來有鐵板麵的微焦感,還滿像夜市牛排旁邊附的那種XD
醬汁整個有吃進去,很入味,
也不像台式義大利麵獨有那樣盤底一片濕,我自己也不喜歡泡在湯中的麵條。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有因應台灣口味改良?
麵條很軟,雖然微焦的熟度讓麵條有一點點脆感不會爛,
但不太有彈性,麵條捲一捲還會斷掉。
整道裡面覺得比較好吃的就是豬肉片和小松菜,不會油膩,
臨走前至少有把這兩個料挑出來吃完。
有點受到打擊呢,三間大食代都吃過好幾次了,
也踩過這麼多間店和攤位,
ROMA軒是我第一間覺得跟一般百貨公司美食街的雞肋差不多的店面,
原本還以為是大食代絕對沒問題的說......
這份辣味拿波里坦也是這天吃到的三款義大利麵中,
最不討喜的一道。
奶油蝦 小 120元
之前在日式的家庭餐廳薩利亞也有吃過類似的,
比較常見的都是奶油菠菜蝦口味。
因為比較清淡一點,我平常也滿喜歡的。
不知道為什麼這盤感覺比較少一點點?
不過這是三道中我最喜歡的。
配料有蝦仁、小松菜和洋蔥。
跟義式風格的白醬不太一樣,醬汁相對上很少,
跟義式把醬汁收乾的狀況又不太一樣,是奶油真的偏少,
而且有混入醬油調味。
風格就真的比較東方不像西餐XD
比另外幾款和套餐來的不鹹,味道比較溫和。
這道涼得很快,鮮奶油醬就會有凝結感。
麵條也一樣可惜偏軟不彈牙,不過這份就比較不焦。
蝦仁相當小,總共的量不多,
他們家主要是吃麵條不是吃料的。
印度肉醬 小 120元
店員還滿親切的,說怕我們點三道都做好會太快涼掉,
這一份比較晚才下鍋,
也意外地怎麼看都覺得它比先上的兩道還有份量XD
說是印度不過還是比較接近日式咖哩,
醬汁裡面的絞肉用的不少,
跟上面兩道不同的在於醬汁跟麵條沒有事先就拌炒好,
麵是麵、醬是醬,
不過洋蔥和小松菜是跟麵條一起炒熟的。
看起來很像把白飯換成炒義大利麵的咖哩飯XD
雖然是咖哩,但味道反而沒有比辣味拿坡里坦重,
不會太鹹,因為醬汁沒有很多,搭配著吃是剛好的程度,
香辛料不像印度式那麼明顯,就是比較溫和的日式風格,略帶甜味。
這道因為沒跟醬汁一起炒,麵條的Q度就比另外兩個好,
沒有變的軟趴趴也不那麼容易斷。
同行友人說比較喜歡這一款的口味。
A套餐 +60元
炸雞+薯條+沙拉+湯
兩款套餐大同小異,只是主要配菜是炸雞排還是炸蝦的差異。
另外有當日湯、自選飲料、沙拉和炸薯條,
份量相當多!
很適合飢腸轆轆或是食量大的人。
像我自己就覺得點個小的義大利麵配套餐差不多了。
小黑盤上面堆的滿滿的,量真的滿多的。
雞排看起來很台,不像日式炸雞那樣有裹上一層粉,
粉皮很薄,沒什麼麵衣感。
切成四大塊。
不過可惜的是炸得很乾,別說有肉汁了,肉質已經柴掉了,
熟度也偏老,乾乾硬硬的,我咬一片就不想再碰了,
而且胡椒鹽等調味有點重,邊吃得邊狂喝飲料。
ROMA軒的味道偏重口味也鹹,
我們兩個人點三杯飲料差點不夠喝,還得省著一次喝一點。
優點是至少檸檬紅茶的味道還滿濃的,
同行朋友說整餐下來他最滿意的是飲料bbb
我是覺得沒這麼悲慘啦.....
湯是醬油柴魚湯,還滿清淡的,
裡面是大量洋蔥絲和少量香菇片、紅蘿蔔絲,
一碗不大。
B套餐 +60元
炸蝦+薯條+沙拉+湯
B套餐就是從雞排換成一隻炸蝦,其餘相同。
蝦子好肥好大一隻!
整個超出盤面,但論CP值的話我們覺得炸蝦比雞排好,
如果想點套餐的人我推薦這一款,
炸蝦單點就要75元了,還比雞排貴15元呢。
蝦頭很大,蝦身已經剝殼留頭尾,
外面裹粉下去炸。
雖然不顯眼,不過背後已經沾有塔塔醬,
這點很像日本人的做法,炸蝦就是要配塔塔醬啊>D<
很可惜的他們家的食材也台化了,
使用的素材不是日本經典的美乃滋Q比,而是台灣又甜又油的美玉白汁,
吃起來比較膩。
粉皮是真的很厚,而且沒有立體感,
蝦子倒是頗大一隻,肉質紮實,
不過口感意外地咬起來不是彈牙而是很有韌性,
要花點力氣才能嚼斷。
沙拉混合了美生菜和紅捲萵苣,以及番茄丁,
淋上千島醬,我覺得如果不加醬會比較好吃,
畢竟其他的炸物等等已經夠油了。
薯條剛上桌時已經幾乎涼掉了,
感覺不像現炸的,外皮毫無脆感,
本身沒什麼味道但是撒了不少鹽,
吃起來很像路邊攤鹽酥雞的那種冷凍薯條,現在已經不常見了。
菜單翻拍
整體吃下來,我個人覺得他們家的義大利麵不特別好吃,
套餐部分份量夠但質更不滿意,
並不會吸引我再訪。
單論義大利麵的話,奶油蝦和印度肉醬都比辣味拿坡里坦美味。
不過點用前請務必理解到一點,
他們家是日式風格的義大利麵,很不義大利,
但調味和口感又台化了,雖然不像台灣義大利麵那樣泡著湯湯水水的,
不過麵條都很軟加上味道重,
建議先去買個飲料,套餐的不夠喝。
店頭有各種義大利麵的樣本,不知道該怎麼點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之前還有看到有人拍到明太子美乃滋的樣本,
不過樣本跟實物差太大了,台灣版的明太子少得可憐,
大概被抱怨後收起來了吧?
如果有看過以前文章或是認識我的人都知道,
我是個超極明太子控,
在日本自助旅行時甚至會去便利商店買了放在旅館冰箱裡吃XD
理論上照個性應該會點明太子美乃滋啊?
原因是我在點餐時詢問店員,得知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
原本他們家的料理食材是用日本最大廠的Q比美乃滋,
但店員說被客人抱怨太鹹,
就改換成台灣最常見的廉價美玉白汁,油膩又很甜的那種。
一聽到我就不想吃了,
而且的確連套餐的沙拉醬和炸蝦沾醬,也都是美玉白汁調的。
要說太鹹的話,現在就算換了美乃滋醬,我也還是覺得他們家的口味太鹹,
而且日式和歐式的美乃滋是蛋黃醬,營養價值較高,有著濃郁接近起士般的香味,
很有輔佐食材的效果;
但台式美乃滋幾乎不含蛋黃,主體大部分是油,而且糖加得很多,
配什麼吃反而會扣分,我幾乎都會刮掉,
兩者的成本也差很多,
Q比是一管一管賣的,美玉白汁是可以放下兩顆高麗菜的大桶裝。
覺得非常可惜,既然要主打日式的風格的義大利麵,
卻把食材和調理方式改得很台,
那去吃台式義大利麵就好了,何必來點個不義不日不台的三不像?
日本的價格是400g 500円、600g 700円、850g 880円,
沒有台灣的小份,都是走大量份,
感覺很適合預算不多的學生和食量大的男性。
在當地的大型美食搜尋網站tabelog上,各店的平均分數幾乎都只有3.0~3.1之間,
日本的餐廳要到3.5以上才可以說掛保證的好吃,
雖然滿分是5分,但日本人給分比較謹慎,能夠高到4分以上的幾乎是全國排名頂端了。
個人經驗挑餐廳也最好不要賭3.2以下的,畢竟難得出國花錢踩到雷會很嘔。
不過考慮到物價水準,在大都市就算找很便宜的拉麵店,
基本也是600円起跳~800円之間是常態,
大概要吃牛丼連鎖店才有可能用300~500円之間吃到一餐。
就價位這點上ローマ軒在當地也是吃粗飽類型的。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18號1樓
(近捷運劍南路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位於美麗華正後方的家樂福內)
電話:(02) 8502-0621
營業時間:11:00~22:00,無公休日
消費方式:美食街攤位,需自行找座位,無加收服務費
相關連結:
ローマ軒 日本官方網站
大食代 台灣官方網頁
大食代 台灣facebook
*食記內容撰寫是依據當次個人消費實際狀況所寫,
請理解餐廳或許在不同的時間點和分店會提供不同的服務,
並非每個消費者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作者並非專業料理人,僅為喜歡分享的愛好者,
對於食物的見解無法十分精準分析沒有誤失,
或多或少會攙入個人喜好,每個人的標準亦不盡相同,
有失言、誤會或遺漏之處歡迎建議。
*超過三個月以上的食記,
不具足夠的參考價值,
菜單和服務方式都有可能更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