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位於大馬路上、捷運站旁的火鍋店,
其實附近也有三間相連非常大、常常客滿的錢都涮涮鍋,還有不少的餐廳,
不過每次經過阿官時,發現他完全不受錢都的影響,
一直都是高朋滿座甚至排隊到門口,
查了查資料後才發現,其實它很平價(跟錢都差不多),評價卻非常好?!
全省有8間分店,其中有3間在台北,
有一間甚至在信義三越A8裡面,
1998年從台中開起來的,說起來也滿有歷史了。
有陣子又在附近上課,就決定來踩踩看了,
結果一吃.......我覺得它會讓人上癮(掩面)
阿官的供應方式是個人火鍋,有11種特調湯頭加價點選,
而且是罕見的個人鴛鴦鍋,
所以大多人都是一鍋傳統廣式高湯、另一鍋選其他口味,
當然兩種續湯都不會額外收費的。
他們家的主食類選擇也滿豐富的,除了基本的牛豬雞羊魚外,
也有近來流行的櫻桃鴨、菌菇素食、手工丸子組合、魚麵、豬肝蛤蜊和特級肥牛等,
選擇比一般的小火鍋還要多元。
就精緻度和食材水準,其實是一般小火鍋不能比擬的,
阿官的品質其實在很多連鎖店和吃到飽店之上,
但是份量充足一定可以吃飽或是吃到撐,
就這樣兩百出頭就可以吃到、能夠自己調整控制要吃到多少的價位,
又都有精緻的湯頭和優異的食材,
他們家的CP值只能說是超級好!
去過一次後就不會再走進附近的錢都了:P
(PS.江子翠的錢都雖然開得很大,不過就食物品質、份量、服務態度而言,
板橋一帶我首推近新埔站的莒光路上那間!)
菜單就跟錢都一樣,直接寫在餐墊紙上,
最常見的那位服務生阿姨很親切,有什麼疑問的話都可以主動提出。
選完後她們會詢問是否要特調的沙茶醬,
並會將這一疊調味配料放到桌上,讓你自己調配成自己喜歡的口味。
等取用完畢後會收回去,不用擔心這一疊會佔掉自己的桌面容量XD
他們家的沙茶醬混有花生醬,
味道不會太鹹,帶有著花生香。
我自己習慣會加比較多的蔥花、少量蒜泥和蔥酥,
再到一點點湯頭下去攪拌。
軟滑土雞肉火鍋x緬式椰奶湯底 230/35元
查了一下,發現大部分人推薦雞肉鍋,說是他們家的招牌料理,
所以選了跟雞肉鍋最合的椰奶鍋,另外一半就是基本款的港式清湯,
這種即使是個人鍋也可以一次享用兩種湯頭的供應方式很方便。
椰奶湯頭很像牛奶鍋,帶有淡淡的椰子香,
喝起來非常順口,而且跟什麼料都很配,
不會蓋住食材的味道,反而可以提生甘甜感,
會讓人忘了飲料一直狂喝,然後再加湯XD
對我這種怕燙的貓舌頭理論上應該是喝不了熱湯的,還是會忍不住啊!
感覺好久沒有喝到這麼鮮美的湯頭了,
附近的幾間吃到飽火鍋都不是以湯頭為賣點的,而大部分的也都只是有個味道而已,
台北地區個人最推薦的湯頭是市民大道附近的馥臨,
也是港式湯頭的火鍋店,另外就是這間阿官了,
港粵風格的煲湯技術真不是蓋的!
在來說說這個太過精美的雞肉.....(深呼吸)
實在是太難令人忘懷了,光是這道就足以讓我對阿官念念不忘。
平常吃火鍋時,其實很少點雞肉,
本身是很喜歡雞肉的人,但是火鍋雞肉幾乎都形狀破碎、一煮就柴老無味,
所以幾乎都只點牛肉。
不過阿官的雞肉不是薄肉片,而是雞肉柳條,有點厚度,
顏色也很鮮美並不死白,感覺充滿了彈性。
而實際上放下鍋去涮,會滑溜到不擅長使用筷子的我很難夾起來的程度XD
他也是不靠裹粉漿,但雞肉就是這麼地滑嫩,
放入口中後感覺就是咕溜~地滑過舌間到喉嚨,
清淡、卻帶著雞肉的甜味,絲毫不腥且鮮嫩多汁,
甚至久煮也不會變的硬梆梆或一絲一絲的,口感絕妙!
平常不要說是吃火鍋了,連各類料理都很難品嘗到這種滋味,
真的是非常有魅力,吃幾口後會讓人很想再單點一盤來享受。
跟紅肉類的不一樣,雞肉的下方墊著的是寬冬粉。
絕對是值得嚐試看看的品項,大力推薦給初次來訪的客人!
請好好地品嘗看看阿官難以被其他店取代的魅力所在吧。
菜盤的份量和搭配的種類也多,大白菜、青江菜、豆腐、芋頭、南瓜、玉米、香菇、
青花菜、金針菇、蟹肉捲、油條、炸豆皮、麻糬丸、手工雞肉丸和手工豬肉丸。
最值得稱讚的是他們家的選材很新鮮,兩次去吃的品質都很穩定,
蔬菜的狀況都很好,菜葉完整豪不乾枯,燙一燙就好;
玉米甜到咬下去會在口中爆漿,自然甘甜到了平常不吃玉米段的我都喜歡。
雖然阿官並不是吃到飽的火鍋店,
不過就這種豐富的配料和多元的種類,
對飢腸轆轆或是男性客人而言也是很有份量的,
即使我對單點的一些配料很有感興趣,卻也從來不敢加點XD
每次光是吃完眼前的這些就可以讓我飽上快一天了。
對於從小跟母親一起喜愛芋頭的我而言,
雖然知道它佔胃,但是每吃火鍋必加。
阿官的芋頭每次吃都有相當優異的水準,
在很喜歡吃火鍋的我眼中,他們家提供的芋頭是大台北地區同類型店家中最頂級的!
煮久後軟而不爛不散,有紮實的口感和自然的芋頭香味,
不需要倚賴湯頭或是沾醬就很美味。
如果哪天跟母親一起來我們一定會加點吧XD
南瓜也處理的很好,把皮薄薄地削掉所以吃的時後很方便,
也不會軟爛混入湯中,型狀完整順口。
另外也要大推他們自家的手工丸子,菜盤中提供的是雞肉和豬肉,
有彈性也又各自的肉品香味,說真的這是我會願意花錢買一包帶回家煮的水準,
吃慣了常見市售品後嚐到它們會令人驚艷!
這也是我覺得如果多一點人來分,會很有意願單點的品項,
可惜就是胃袋不夠大吃不下那麼多美食啦>_<
這個丸子我也覺得很有趣,外表看起來是魚漿和蔬菜混合製做,
不過一咬開後.....
裡面是個大大的麻糬XD!
吸收了湯汁的味道,提出糯米的甜味,說起來也不錯。
其他大家熟知的蔬菜類就不一一介紹了,只能說哪種品質和鮮度都很棒,
照自己喜歡的順序下鍋吧!
澱粉類主食有白飯和寬冬粉兩種可選,
白飯就是最基本的那種,不會煮到軟黏糊沾。
我本身其實是不太吃米粉冬粉類的,因為偏好有口感和嚼勁的寬版麵條,
不過阿官的寬冬粉很值得推薦!
如果熟識的人看到我這麼積極點它應該會很訝異XD
煮完後會稍微膨脹,但是不會吸入過量的水而佔去太多湯汁,
咬起來很有彈性,跟一般偏軟的米粉冬粉類不同,
而且有優異的沾附湯頭能力,
如果有加價點選特殊湯頭時,不妨體驗看看它的變化性。
特選牛肉火鍋x港式高湯湯底 210/-元
今天不知道為什麼還是用鴛鴦鍋端上,
不過這樣也有優點,可以將肉類分開煮,不怕湯頭混濁。
港式高湯湯底是最基本的湯底,用大骨湯底熬成,
清香順口但又不會掩蓋食材的味道,
如果沒有加價改選其他湯頭的時候就是它。
雖然點的是最基本款的牛肉片,不過端上桌看起來還滿有魄力的XD
每片的面積都有相當的大小,層層疊起像是堆花形一樣。
色澤也很鮮紅,鮮度很夠,
油脂和瘦肉的分部適當,不會過油,涮起來剛剛好。
肉片下面墊的是豆芽菜,
老實說到後來這些都要硬塞才能吃下了XD|||
(因為我不是一開始就會把肉片吃光,而是慢慢交錯的吃的個性)
肉質煮熟後也毫不會四散,形狀很完整,
帶有彈性和牛肉的香味,油脂的部份吃起來也沒有黏膩感,
對我而言是沾不沾醬都沒問題的水準。
阿官不僅是蔬菜鮮度好,肉品也很棒。
嚐鮮套餐 280元
鯛魚片+手打魚漿+精選羊肉x鮮魚骨清湯底
嚐鮮套餐是阿官搭配的三種超值套餐之一,
相對上自己一一單點,這樣的套組的確比較優惠。
鮮魚骨清湯底是要加價35元的湯頭,不過味道跟港式湯底一樣都是很清淡的,
喝起來的確有魚骨下去燉煮後的魚鮮味,
湯頭很乾淨,幾乎沒有浮油。
裡面的大白菜和香菜是店家先加入的。
不過就口味的特殊性而言個人覺得不及其他加價湯頭有魅力,
而且我除了煮味增湯之外不特別喜歡魚湯類,
自己單點的時候應該比較不會考慮。
主菜部分,海鮮盤是三片鯛魚片加上一份手工魚丸漿的組合,
下面墊有冰塊,可以保持食材鮮度。
鯛魚片有相當的厚度和大小,雖然只有三片,
不過稍微燙過就可以享用,跟湯頭也很合。
因為有點厚度所以不像一般魚片那麼快就好,我照習慣下去燙後拿起來裡面都還沒熟XD
旁邊是整片的特選牛肉,兩者燙熟後的大小是差不多的,
吃起來也滿痛快,鯛魚味明確。
魚漿看起來光滑有彈性,裡面還混有蔥花等菜末,
一份大約可以分別煮成三顆的量。
我自己是從早年愛上吃馥臨的時候就愛上這種手工肉漿魚漿,
比起冷凍的還更有彈性和風味,
阿官的這種魚漿也做的很好吃,是具有單點價值和魅力的品項。
魚和羊兩個字搭在一起就是鮮字,可我還是第一次吃到兩種食材一起調理的味道XD
肉質看起來也跟特選牛肉一樣,形狀完整、色澤鮮艷,
而且份量十足。
份量上看起來比特選牛肉還更多的樣子,也是肥瘦分部適中,
沒有過多的油脂,新鮮度也很好。
川燙後形狀也完整,帶有還滿明顯的羊味......
對於喜歡或是不排斥的人而言應該是滿理想的,
可惜我自己不太喜歡羊騷味,
而且即使用比較重的台式麻辣湯底來涮還是無法掩蓋掉那個味道,
所以都得配著沾醬才能吃下XD|||
不過就充滿彈性的口感而言,品質是真的不錯。
菜盤還是跟之前一樣,多元且豐富,
新鮮品質又很理想。
上次吃過後就覺得難忘的手工豬肉丸和雞肉丸,
還沒下鍋時看起來也是這般的充滿光澤與彈性。
用清淡的鮮魚骨清湯底煮熟後非常爽口,
下次再來應該會點點看手工什錦丸子火鍋,一次吃個夠:P
享辣套餐 300元
香酥雞柳+滷大腸+特選牛肉x台式麻辣湯底
這也是他們家的推薦優惠套餐之一,一口氣多了兩種額外配料和雙湯頭,
香氣逼人的麻辣鍋非常好吃!很多食材下去涮過後都提味不少,
隨著加熱辣度會逐漸提升,
這時拿麻辣跟港式以1:2左右的比例混合後也很好喝,
不像某些麻辣只能做為調味用,阿官是可以喝的麻辣。
我覺得阿官寫是"台式麻辣"還滿中肯的,
自家長輩有四川出身的,我也曾經兩度到那邊小住過,
對於台灣很多標榜四川的辣料理餐廳覺得很不可思議,
明明調味就差很多,四川兩個字彷彿就是辣的代稱而已,
我認為這樣是不實的過度包裝,
明明在四川吃幾次麻辣多都是滿滿的花椒,湯底沒有豆腐也沒有鴨血的說!
這是台灣口味的麻辣吧?可是很多麻辣鍋卻寫上四川麻辣,
那種心情就跟去歐美旅遊時,吃到一點也不道地的越南人開的中國餐館料理一樣
香酥雞柳在浸泡過麻辣湯頭後滋味有大幅的提升,
還沒想到這兩種搭配起來會這麼合,
原本炸過的外皮和雞肉經過湯汁後口感更加豐富,而且柔軟多汁。
他們家的滷大腸還滿肥的,不過煮過後比較不油膩,也很有嚼勁,
不過我個人偏好瘦一點的XD
搭配的肉品跟上面介紹到的純港式湯頭鍋相同,
幾次來吃肉質都很穩定,從油花和保存鮮度看起來都差不多。
個人還是最喜歡吃這種牛肉了,
沒有太多油花,有口感又有牛肉香味,又不用擔心熱量爆表。
湯底也跟台灣其他的麻辣鍋一樣,有大塊大塊的鴨血,
而且經過久煮也沒有失去味道變成純粹的調味料,還保有味道和口感,
只是吃的時候要小心燙口。
另外值得大力推薦的是油條!
炸物類的配上麻辣真的很美味!
略泡在湯頭中讓表皮些微軟化,中間還保持脆度,
並且吸收的湯頭滋味更有深度。
阿官的麻辣並不是靠辣油為主要調味的,所以油條放下去也不會吸到一堆油而破壞口感,
當然燙青菜之類的也很適合。
我雖然不是嗜辣成性的人,
不過這個湯頭美味到我下次應該還會再來點麻辣。
飯後甜點
這邊提供的是紫米西米露,
雖然整鍋美味的火鍋都吃完會很飽,不過他們家的甜點也很不錯,
並不是端碗稀釋的甜點來充數,建議還是可以嚐嚐看。
不會太甜很適合現代人的口味,
適度的調味和沒有過度久煮的口感,整體上都頗優秀。
地址:台北縣板橋市雙十路二段176號
(近捷運江子翠站4號出口,步行不到1分鐘)
電話:(02) 8259-5289
消費方式:個人低消180元,可全數折抵單點;
或30元共鍋費,包含飲料、甜點和清潔費。
無追加10%服務費
這邊解釋一下,所謂的個人低消180元,
是指只要兩人共鍋的情況下,
只要總金額超過360元,就不會多收30元的共鍋費。
部份優惠套餐例如說海陸就已經超過這個價格,兩人分食OK,
或是點一鍋再加點配料,只要金額到了就好。
相關連結:
阿官火鍋專家官方網站
*食記內容撰寫是依據當次個人消費實際狀況所寫,
請理解餐廳或許在不同的時間點和分店會提供不同的服務,
並非每個消費者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作者並非專業料理人,僅為喜歡分享的愛好者,
對於食物的見解無法十分精準分析沒有誤失,
或多或少會攙入個人喜好,每個人的標準亦不盡相同,
有失言、誤會或遺漏之處歡迎建議。
*超過三個月以上的食記,
不具足夠的參考價值,
菜單和服務方式都有可能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