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屋在台灣的大阪燒店家中算是滿知名的連鎖店,
之前吃過永康街的Japanese Teppan Dining TEN屋算是精緻居酒屋的系列分店,
菜單和價位也有部分不同,
日前偶而經過了天母,一時間不知道該吃什麼好,就跑進了大葉高島屋看看,
在樓上的餐廳區發現了TEN屋和本來就很喜歡的糖朝分店,
因為兩者都要等個30分鐘左右,就選了當下比較想吃的。
TEN屋的套餐真的很划算啊!
料理的美味度並不遜色外,
套餐的分量多到就算我一天只吃這一餐都覺得撐XD(大滿足)
超值兩人套餐 740元
兩人套餐有兩種選擇,豪華的比超值的可以選擇的種類和價位都更大,
建議是先考慮自己的主食燒類和麵類想吃哪種,
再從它的價格回推點哪種。
雖然兩款都有選擇的價格限制,但可以接受補差價,
也滿方便的。
把所有的產品總價算了一下,740元的套餐總價是950元,
或許沙拉迷你版的份量比較少,兩碗算一碗的份好了,還是要830元XD
附帶一提,只有百事可樂系列的飲料,
只有在套餐中的是可以無限續杯的,
吃好吃燒(大阪燒)時因為口味偏重,會很想要喝點什麼,
這邊又不像路上的分店那樣容易買到外飲,
可以續杯還滿貼心的。
玉米海帶沙拉 120元
就是很基本款的沙拉,單點的話我應該會考慮別的口味,
不過配著大阪燒吃到是頗爽口。
TEN屋的美乃滋不台,是不偏酸甜的日式風味,
只是比傳統的日式美乃滋口味來的淡,
就算擠上這麼多也不重。
可以吃到高麗菜絲的甘、玉米的甜,
底下有點日式醬汁,稍微拌一下配著海帶芽吃頗順口。
長崎什錦美乃滋 豬燒口味燒麵 230元
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已經到了11月,已經沒有多少店家受到美牛的影響了,
這天TEN屋仍就不提供任何牛肉片類的料理,
逼得我只好都選豬肉=A=a
海鮮類的雖然也有興趣,不過價差比較大呢。
有點意外的是之前去Japanese Teppan Dining TEN屋的時後,是炒拌好後上到鐵板繼續料理的,
這次反而是直接炒好一盤端上桌。
不知道是否因為天母店的座位有比較小的兩人桌,
鐵板沒有太大空間讓各種料理都上去?
配料相當豐富,豬肉片、洋蔥絲、高麗菜、豆芽菜、紅蘿蔔末,
頂上細細地擠上長崎什錦美乃滋後灑上蔥花。
其實很多料都是拌炒在麵裡,比一眼看起來的還要豐盛喔!
因為加上了美乃滋調味,吃起來比傳統的單純只有日式燒麵醬來得溫和醇厚,
少了點酸味和甜味,鹹度也不高。
也因為TEN屋特製的美乃滋比較清爽,吃起來沒有油膩感。
豬肉是五花肉片,帶有肥肉,
雖然我不愛油花,不過能吃到豬肉的甜味。
TEN屋的日式炒麵使用粗蕎麥麵,直徑已經跟細烏龍麵差不多了,
而且是非常重視麵條口感的我都能滿足的Q彈,
個人相當推崇他們的麵類料理喔!
沒有台灣店家常見的因為持續加熱而變成糊糊爛一坨的問題。
之前吃過的鐵板讚岐烏龍麵也很好吃喔。
TEN屋的麵條都有好好控制火侯,保留它彈牙的口感,
而且吃進去了足夠的醬汁,就算沒和其他配料一起入口都能津津有味。
因為口味比較淡,所以我會灑點海苔粉增加香氣。
隨手夾了夾,到了盤底還是有這麼多的配料,
他們真的用料很大方,不論是肉片還是菜葉都很充分。
炒麵類是單點也很推薦的料理。
豬起司廣島好吃燒 240元
台灣俗稱的大阪燒(お好み焼き),這個名稱是因為大阪風格的御好燒非常知名,
台灣人十多年前開始逐漸引進時便以此名稱聞名,
但其實御好燒(お好み焼き)的發源地是廣島,
這點廣島人是很鬱悶的,明明這個料理起源於自家,
大阪的知名度卻高過廣島,弄得不少日本人都誤會御好燒是大阪出身的|||
而自家的反而被稱為廣島燒(広島風お好み焼き)。
不過單論料理的細緻度和飽足感,廣島燒可以遠大於大阪燒的,
當我飢腸轆轆的時候,廣島燒就是首選了。
御好燒的層次從下到上:
高麗菜絲混麵糊>肉類配料>醬汁和調味醬粉類,
三層而已。
廣島燒的層次從下到上:
麵糊薄餅>高麗菜絲和豆芽菜>肉類配料>炒麵>蛋皮>醬汁和調味醬粉類,
足足有六層,相當地費功!
我因為很喜歡御好燒加起士,這邊便補差價10元選了起士款的,
還是再哭一下為什麼沒有牛肉啦QDQ
御好燒的話配料會跟麵糊先拌混在一起,
廣島燒就分開放置,除了高麗菜絲和蔥花外還會有豆芽菜,
以及多一大把蕎麥麵或選烏龍麵、和兩顆蛋,
但論分量真的比御好燒多不少,
價差才20元,還滿划算的。
附帶一提Japanese Teppan Dining TEN屋的價差是10元,
上圖重貼一下當時的御好燒配料。
TEN屋的很多料理都有table service,直接在桌邊現場幫客人料理,
先由服務人員將麵糊在鐵板上畫圓、煎出麵皮。
接著將配料高高地堆在凝固的麵皮上,
有大量的高麗菜絲、碎起士條、豆芽菜和蔥花,上面鋪上豬五花肉。
廣島燒的高度厚度和複雜度都比大阪燒來的高,
吃起來感覺更划算!
接著在一旁的鐵板放下麵條,並淋上清高湯。
快速拌炒,把麵條炒開炒鬆。
接著稍微靜至一下讓麵條全熟。
將剛剛的麵皮和上面的配料完整地上下翻轉,
這個還滿需要技術的,不然很容易散掉,
讓豬肉為底貼在鐵板上繼續加熱。
在將剛才已經翻面的配料餅皮,蓋上炒好的麵條上,
並將往下拍,讓它們疊合。
再於鐵板的空處把兩顆蛋到下,撥散,
準備做成蛋皮。
趁蛋還沒完全凝固前,把剛剛麵條配料和麵皮疊好的部分,
完整的平移疊到蛋汁上。
也就是說目前的層次從下到上是:蛋汁>炒麵>配料>餅皮。
等蛋汁加熱到熟了成型後,再次翻轉,
現在的層次是麵皮>配料>炒麵>蛋皮,
最後淋上店家特調的御好燒醬,薄薄刷開在表面。
接著細細擠出最初選好的兩款特調美乃滋,
最後灑上海苔粉就完成了。
服務人員會將廣島燒平分成方便實用的四塊給客人。
明太子洋芋鐵板玉子燒 170元
這款是之前在Japanese Teppan Dining TEN屋沒有看過,今天吃到的新料理中最滿意的一道!
我覺得CP值超好的~
(照片後方沒有打散的蛋是廣島燒的材料)
很久沒看到這麼大的玉子燒,而且現做的火侯也拿捏得很好,
裡面的餡料多到是一碗裝上來的,吃起來超滿足~
和民的明太子玉子燒不僅料少、大小也少,就算便宜個十來元,
在投資報酬率和味道上都完全不及TEN屋!
不過唯一的缺點是,這道的材料跟廣島燒是差不多時間上桌的,
但因為兩人桌的鐵板偏小,一次只能料理一道菜,
25分鐘以後才開始調理,
總覺得蛋類就這樣擺在桌上的常溫下,
鮮度和食物保存安全讓我擔心|||
至少這次用餐事後沒出問題。
先將一大碗打好、撒有少許蔥花的蛋汁淋上清理好的鐵板,
只保留少許在碗底,
接著用鏟子將鐵板上的蛋皮整理成長方型。
接著將已經調理好的明太子馬鈴薯,
均勻地鋪在側邊。
不得不說明太子起士馬鈴薯的分量好多喔!
看了好想直接拿起來吃XD
接著將剩餘的蛋汁淋在鋪好的馬鈴薯泥上,
這點真的要學起來!
以前都沒想過,這樣做日式蛋捲的確可以保留中央有半熟的蛋汁口感,
出來吃個飯都還能學到料理技巧呢。
接著將蛋皮翻轉,讓玉子燒成形為長條狀就好了。
服務人員會用鏟子協助切開成四等份。
雖然她建議盡早食用比較好,
不過個人用餐速度很慢,又捨不得蛋汁整個乾老,
便要了盤子來裝呈。
其實這款玉子燒還滿大的,
放在鐵板上拍起來還好,
但並排在用餐的盤子上就知道了,整個凸出來。
看著融化的起士從中央流出,
還可以清楚地看到粒粒分明的明太子,以及切成小塊的馬鈴薯,
真是讓人食慾大振!
蛋捲薄薄層層疊起的金黃色澤也很誘人!
內餡的分量完全不少於蛋層的厚度,
適度的明太子提升出鮮味,調味也靠它就夠了,
不會太少吃不出味道、也不會太多吃起來過鹹,
起士也可以讓明太子的辣度變得柔順,
真的只能說好吃!大滿足///
檸檬紅茶、七喜7-UP 40元
飲料部分,檸檬紅茶頗濃,
不像很多店家都會稀釋。
單點的話是否40元買一送一,
套餐則可以無限續杯了。
名片做成好吃燒(大阪燒)的造型,逗趣可愛XD
TEN屋的料理大多都是由服務人員在桌邊服務,
天母店招呼的也勤快,不會等太久。
真的要說什麼的話就是這類型的料理會讓客人翻桌率偏低,
每次用餐都會花上一段時間,而且難以估計,
也會有不少排隊的人因為不好掌控時間而先行離去。
如果不能訂位的話,
來這裡用餐就有點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正好或盡早有座位,
能的話我是會想再光顧的,
畢竟好吃、有些菜色在日本料理店家中也划算,選擇多元。

地址:台北市忠誠路二段55號12樓
(大葉高島屋12樓)
電話:(02)2833-6105
營業時間:週日~週四11:00~21:30、週五週六11:00~22:00
相關連結:
TEN屋官方網站
*食記內容撰寫是依據當次個人消費實際狀況所寫,
請理解餐廳或許在不同的時間點和分店會提供不同的服務,
並非每個消費者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作者並非專業料理人,僅為喜歡分享的愛好者,
對於食物的見解無法十分精準分析沒有誤失,
或多或少會攙入個人喜好,每個人的標準亦不盡相同,
有失言、誤會或遺漏之處歡迎建議。
*超過三個月以上的食記,不具足夠的參考價值,
菜單和服務方式都有可能更動,請依消費時店家狀況為準。